来源:小编 更新:2024-10-11 07:45:43
用手机看
沙漠,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既是生命的禁区,也是自然奇观的摇篮。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守护着沙漠的生态平衡,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新疆北屯的“夫妻哨所”是沙漠守护者的一个缩影。马军武与张正美、付永强与刘桂芝,这些夫妇档在荒漠中坚守了数十年,他们的哨所不仅是边疆的守护者,更是荒漠中的温柔堡垒。他们传承着“守土”精神,用无私的付出守护着国家的领土安全。
巴丹吉林沙漠在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沙漠类型的空白。申遗成功后,当地牧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获得了“沙漠守护者”的新身份,参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尽管如此,牧民们依然坚守着传统的放牧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戈壁沙漠深处,隐藏着一个被称为“地球之心”的乌兰湖。这个红色的盐湖以其神秘的红色湖水和周围白色盐碱纹路构成了独特的景观,展现了中国西北部壮美的自然风光。乌兰湖犹如地球的守护者,静静地躺在沙漠中央,守护着这片浩瀚无垠的沙漠。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守井人,被称为“死亡之海”中的守绿者。他们负责灌溉防护林,确保植物得到规律的水分供应。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沙漠公路的安全,为这片沙漠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维斌及其团队,20年来在巴丹吉林沙漠进行生态保护工作。他们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巡护,包括野生动植物普查、监测疫源疫病、观察植物生长和湖泊水位等。他们的努力使这片沙漠变得生机勃勃,最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是新一代治沙人的代表。她从小看着父辈们与黄沙相守相争,义务压沙造林,因此选择了一份不那么美的工作。她用瘦小的身体扛起自行车,蹚过沙河,为家乡的生态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墨玉县国家级公益林玛扎塔格管护站的护林员图尔荪·巴克,15年如一日坚守在沙漠中。他负责查看沙漠中的林带,防止火灾、保护野生动物、维护植被。他的眼神如同猎鹰,注视着每一只狐狸、每一颗野草、每一颗胡杨,确保这片沙漠的绿色。
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守护者,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守护着沙漠的生态平衡,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他们是沙漠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守护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为这片土地付出的辛勤努力!